一份看似能轻松赚快钱的“兼职”,让6名学生戴上手铐——人生没有回头路,一时贪念犯下的错,可能要用一辈子来偿还。
近日,临汾市公安局打掉一个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犯罪团伙,抓获涉案嫌疑人6名。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6人全部是在校学生,年龄最小的才14岁,最大的也仅19岁。
他们在网上联系诈骗境外诈骗分子,接受培训后,利用自己的手机、网络账号,帮上线联系潜在受害者,从中收取200-500元的佣金,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图文无关
一、“馅饼”变陷阱,学生成“帮凶”
“零门槛赚钱,一天能赚上千”“只要把银行卡借出去,躺着就能拿钱”—— 这类广告在校园论坛、学生群里随处可见,专门盯着想经济独立却没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想要兼职赚钱的学生,更是成了诈骗分子眼中的“香饽饽”。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晓宇分析:“犯罪分子就抓着学生‘法律意识弱、觉得小事没关系’的特点设套,一步步诱导他们变成犯罪链条上的‘工具人’,等学生反应过来,早就来不及了。”
案例一:高中生为游戏返利,银行卡成“赃款通道”
高中生小周想给游戏充钱,却没足够零花钱。刚好网友找上门,说“只要提供银行卡和密码帮忙‘过账’,每笔给450元好处费,还能顺便帮你充游戏”。小周答应了,用自己的银行卡接收多笔钱款,总流水达20余万元。直到民警找到学校,小周才知道那些钱是诈骗赃款。最终,因未满18岁,小周被处以行政拘留,学校也给了记过处分。
案例二:大专生帮打诈骗电话,获刑1年2个月
某大专院校学生吴某杰,主动与境外诈骗团伙取得联系,伙同他人一起,用手机呼叫转移的方式帮助诈骗团伙拨打诈骗电话,导致一人被骗近6万元,其银行卡内涉案资金高达7.6万余元。吴某杰因触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同时追缴全部违法所得。
二、“高薪兼职”的花样套路,学生一定要警惕
诈骗分子的手法一直在变,但核心都是“用小利钓大鱼”,针对学生的套路主要有这几种:
银行卡租借陷阱:大学生李某,听说“借银行卡给别人用,每万元流水抽100元”,就把自己的3张银行卡都借了出去。直到被公安机关传唤,他才知道自己的卡涉案流水高达782万元,涉及多起诈骗案。最终,法院以帮信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6个月,处罚金8000元。
通信中转骗局:大学生小杨,在网上看到“架设设备赚佣金,一天500元”的兼职,明知设备是“GOIP”(用于诈骗语音中转),还是帮诈骗分子架设了3台设备,获利770元。这些设备直接导致两名群众被骗60余万元,其中一位老人的养老钱全没了。小杨因诈骗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线下“背钱客”诱惑:何某、胡某(均为职校生),看到“帮人取现金,一次赚1000元”的招聘,就答应帮诈骗分子从受害人手中取赃款。两人从一位老人手里接过3万元后,私分了其中1万元。结果没几天就被民警抓获,最终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留下终身案底。
三、法律代价有多重?青春真的赔不起
“就为了1800块,学位证没了,连考公务员的资格都没了!” 在庭审现场,22岁的大学生曹某攥着判决书,声音都在抖。
曹某在校园论坛看到“银行卡出租,月入千元”的广告,想着“反正卡放着也是放着,还能赚点生活费”,就把自己的银行卡、U盾、手机卡全给了诈骗分子。这些卡的涉案流水高达35万余元,曹某只赚了1800元,却因帮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处罚金5000元。
帮信罪、掩隐罪的代价,远不止坐牢、罚款:
· 信用破产: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贷款买房、买车批不下来,坐高铁、飞机也会受限;
· 前途尽毁:考公、考事业单位、进国企都会查政审,有犯罪记录直接被刷掉,很多私企也会拒绝录用;
· 家庭负担:父母要为律师费、罚金奔波,还要承受邻里的议论,心理压力巨大;
· 终身污点:犯罪记录会伴随一生,连子女考公、参军的政审都会受影响。
泾源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禹文兰惋惜地说:“这些孩子大多刚成年,有的还在上学,总觉得‘帮个小忙而已,不算犯罪’,可实际上,他们的行为已经成了诈骗分子的‘帮凶’,一旦被抓,一辈子都要背着这个污点。”
四、识破骗局不难,关键要守住这几点
面对花样百出的“高薪兼职”,只要记住这几个特点,就能轻松识破:
1.报酬远超常理:“一小时1200元”“日结过千”,正常兼职一天也就赚200-300元,这么高的报酬,本身就是陷阱 —— 要是真这么好赚,对方怎么会找素不相识的你?2.话术刻意弱化风险:“只要两部手机”“发条短信就有钱”“借个卡而已,没风险”,这些话都是在忽悠你,把复杂的犯罪行为说得像“举手之劳”,就是为了让你放松警惕。3.索要敏感信息或工具:只要让你提供银行卡、手机卡、身份证照片,或者让你下载不明APP刷脸、远程控制手机,甚至让你帮忙收钱、取现,十有八九是诈骗。
五、保护自己四步走,别让青春留遗憾
1、别贪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只要看到“轻松高薪”“零风险赚钱”,第一反应就是“这是骗局”,别抱着“试试也无妨”的心态。2、管好“两卡”:手机卡、银行卡(包括微信、支付宝账户)绝对不能出租、出借、出售!定期查一下自己的账户,有没有不明流水,发现异常赶紧报警。3、拒绝“跑腿”“代收”:有人让你帮忙取现金、代收陌生包裹里的钱,或者帮人转账,一定要拒绝 —— 这些行为很可能是在帮诈骗分子洗赃款,涉嫌掩隐罪。4、及时求证:遇到可疑兼职,先停下来!找老师、家长问问,或者直接打110咨询,别自己瞎琢磨。只要涉及“两卡”、操作别人手机、转账取现,不管对方给多少钱,都果断说“不”!
同学们,当你们在手机上点下“同意兼职”的按钮时,可能已经把自己的人生推向了悬崖。
青春是最美好的时光,别让一时的贪念和无知,把宝贵的青春葬送在铁窗里——你的未来,远比那几千块钱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