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青春的脚步,正走向世界——我校学生圆满结束赴马来西亚游学活动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来印证所学,哥伦布远航发现新大陆,李时珍、徐霞客都是靠“行路”来取得重大发现和写下宏伟巨著。而在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兴起的游学热,赋予了这句古语新的时代内涵。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推进我校的教育国际化,2016年暑期,我校与友好合作院校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联合举办了优秀学生赴马游学夏令营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平台,开拓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营造了良好的交流学习氛围,促进了中国与马来西亚的文化交流。

此次游学活动由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处牵头组织,学工处、教务处全力配合。国际合作交流处肖虹处长全面统筹此次游学活动,在出国手续、国际接洽、安全保障、学生管理、制度保障等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学校委派化工学院副书记彭志宏、国际合作交流处刘子璇老师、学工处潘胜兰老师、教务处刘祉含老师担任带队老师。乘着学校领导们的殷切希望、老师和家长们的悉心嘱咐,从五个二级学院脱颖而出的27名优秀学生于8月15日启程,在马来西亚度过了10天充实的学习之旅。在此期间,学生们与当地师生广泛交流,体验马来西亚大学校园生活、开放式的西方教育,领略马来西亚的美好风光,感受缤纷多彩的异国文化,在国际化视野中得到了思想的升华,获益匪浅。

同学们踏出国门,秉承“扬弃”的理念,所见所闻让每一位同学大开眼界,在马来西亚见到的每一个人,遇到的每一件小事,一定都在同学们心中激起火花,冲击着人的思想,影响人的一生。

1. 对“课堂”二字有了新的认知。

受多年传统的国内教育影响,同学们心中对课堂的看法或许早已根深蒂固,多半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如果不积极回答,最后还是老师来解答。而这次游学之旅就让大家感受了中西式教育的差异。

首先,老师在课堂里扮演的是”引导者“,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想方设法让你开动脑筋,表达你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是照本宣科。其次,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如老师让同学们在课堂里拿出手机,登陆网址进入房间,如做游戏般地完成语法小测验,随时刷新分数排名;或让同学们分组协作,画下图文并茂的作品。这些课堂活动,看似轻松好玩,却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最后,在授课方式上,他们多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国外的老师更青睐于那些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提问的学生。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尽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举手,课堂氛围很轻松,学生不会觉得有太多的拘束。老师也很放得开,甚至会适时做个鬼脸,课堂控制力和感染力都很强。

由于同学们习惯了中国式教学,无法快速跟上外国老师的教学节奏,第一堂英语课效果不是很好,部分同学们觉得受了打击。在正视自身不足、调整心态后,逐渐适应了开放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去,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完成团队合作,还得到了老师们的夸赞。

DSC_0351

英迪大学教师指导学生

DSC_0297

英迪大学老师跟同学们积极互动

DSC_0266

同学们正在上英语课

2. 他乡遇故知,收获了最珍贵的友谊。

在英迪大学的10天游学中,来自该校中国留学生协会的干部们一路都在帮助我校的学生们: 带领我们参观校园和校外景点,陪同我们聆听课程,帮助同学们解答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问题,尽职尽责。这是一群十分尊重老师和同学、待人接物很真诚的中国留学生。从第一天在炎炎烈日下参观校园,到最后一天凌晨4点机场的送别,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能在异国他乡与这群优秀的学长学姐们相识相知,建立珍贵情谊,实属同学们的幸运。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中国海外游子的良好品质,也为同是干部的游学学生们树立了榜样力量。

英迪留学生协会发文

英迪留学生协会发文

3. 在公众场合发表,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离开英迪大学前一晚,英迪大学的师生们为同学们举办了难忘的告别晚宴。同学们需要把在马来西亚十天的感受和心得制作成海报,并与大家分享。接到任务后,以二级学院为小组的同学们似乎一下子被点燃了激情,开始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特长,精心设计海报。晚宴上,大家十分享受在讲台上展现自我的时间,先用马来语、英语、中文作自我介绍,接着分享心得和体会,真情流露,娓娓道来。10天前,在学校行政楼会议室行前培训会上做自我介绍时,大部分同学都比较紧张,有点羞涩甚至胆怯。短短十天,同学们在公众场合发表的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正是新时期、新常态下中国新青年努力提高综合素养的体现。 

DSC_1084

自信学院学生发表感言

DSC_1089

制药学院学生发表感言

DSC_1096

化工学院学生发表感言

DSC_1105

商学院学生发表感言

DSC_1102

化工学院学生发表感言

DSC_1100

机电学院学生发表感言

4. 打开国际化视野,收获思想的升华。

走进马来西亚,是同学们迈向世界的第一步。初到异国的兴奋与激动,似乎还在心间跳跃。对异国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从陌生到初步了解、再到更深入认识的过程。过后,多彩的游学活动、美好的景色、值得纪念的人和事虽已用胶片记录,种种见闻却让人深思。这次出行,对老师和同学们来说,都是一次眼界的开拓、思想的升华: 开放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干部热情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让我们很受触动。而这些可能正是我们当前最缺乏的、最需要完善的。那么,如何合理借鉴西方的教学模式、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如何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是每一位任重道远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DSC_0176

团队训练

DSC_0203

团队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训练

此次游学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在游学动员大会上,刘望书记、王雄伟校长亲自为游学团送行,使游学团的老师和同学们倍受鼓舞。在行前培训会议上,四位带队老师分别对27名学生作了详细、周全的培训和指导,并成立了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的小组和临时党支部。游学期间,在彭志宏书记的带领下,带队老师们对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生活、身体、心理情况悉心关照,每晚定时查寝,每日向学校报平安,最终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此次马来西亚之行。

DSC_0004

8月14日下午,学校召开出国游学培训会议

DSC_0015

8月15日上午,学校召开出国游学动员大会

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激动,写在每一位同学朝气蓬勃的脸上;他们将迈着平安归来的脚步,踏着国土走得更加坚定!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望同学们好好珍藏此次马来西亚之行的所学所得、所感所想,将一点一滴串联成美好的心路历程,回味一生!

DSC_0923

化工学院学生与游学团团长彭志宏合影留念

DSC_0132

游学团全体成员在英迪大学合影留念

QQ图片20160902140910

游学团全体成员在英迪大学图书馆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