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首页» 养生保健

中老年人春季养生保健
发布人: 离退休工作处       发布时间:2016-07-27

中老年人春季养生保健

春季风和日丽,是人们赞美和向往的季节。然而,春季又是冬寒向夏热过度的季节,天气变化大,冷热无常,许多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因此老年人要平安度过温暖舒适的春天,就要利用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的养生方法,以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春季养生是四时养生之首,开端做好,不仅本季节不患病或少患病,还能预防冬秋之寒病,使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健康。因此,中老年人应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工作。

一、坚持以养阳为主、养阴为辅

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春季养生以养阳为主、养阴为辅,春季养生以养肝为先,因此,一切有关补益肝脏、强化肝脏、养护肝脏的养生方法,都可能成为中老年人春季养生的主要内容和第一选择。现介绍一些实用且易掌握的养生方法:

  1、健腿舒筋护肝法

  肝主筋,因而舒筋活络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方法:(1)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足踝,然后再往回摩擦到大腿根。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和肌肉萎缩等。(2)揉腿肚:以两手掌夹紧一侧小腿肚(即腓肠肌),旋转揉动,可加强肌力,预防腿肚抽筋和肌肉萎缩。

  2、卧姿养肝法

  春季宜早睡早起,睡时头宜朝东方,以顺应自然发生之气。每天临睡前做1次即可。方法为仰卧,头东足西,舌抵上颚,闭口闭目,鼓漱30次,使口中津液逐渐增多,待津液满口时,缓慢咽下。对于老年人春季津液不足之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均有作用。

  3、小便通利养肝法

苏东坡《养生杂记》云:“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前已述肝和小便的关系,小便清利洁净,表明人体水液代谢和肝功能正常。而保持小便清洁、通利的方法有:①少食。食少化速,则清浊易分。②小便时不宜过度屏气用力,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而致突然晕倒。③饱时气血充足,老年男性可以保持站立解小便,饥饿时宜蹲式排尿,有利于肝脏的养护。

二、坚持养脑、养脾、养肾、养胃

春季,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这就是中医学所说“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其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中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野山菜等。

春季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  

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吟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采用蜂蜜疗法。

三、坚持养“热”、养气、解“困”

早春时节气候仍很冷,寒冷刺激甲状腺,可引起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时补充能量。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如能在饮食上注意调理,也能解除“春困”。理想的饮食安排是:早餐摄入的热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常吃含钾丰富的水果和果汁也有助于解除“春困”,因钾有助于维持细胞水分,钾缺乏时会使人感到软弱无力,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香蕉、苹果都富含钾。

四、坚持防寒保暖

古代医学家孙思邈曾说过“春天不可薄衣”。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多变,在一天中,气候也有朝暮凉、白昼暖、午夜寒的变化。如衣着单薄,保暖措施不利,极易受寒患病。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有意地“春捂”尤其重要。老年人衣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结合气候变化,随时增减,不要过早地脱掉棉衣,换装时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先把上衣减掉一些,裤子可晚一些减,下身宁热勿冷,以助养阳气。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这样可以防止受凉感冒,从而免除诱发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的危险。 

把握“春捂”机缘,应当在气象台预告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

  把握“春捂”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或许可以不捂了。

  寄望“春捂”温差:面临温度百变的春天,日夜温差大于8℃是春捂的信号

  “春捂”持续时间:7~14天恰如其分,如何才算到位?医学家发觉: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左,体弱的白叟才能顺当。减衣过快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

  “春捂”也是无必然限度的,若是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晦气。强调要“递减”,即衣物删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按照本身的体能素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恰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三更时辰,气温一般都正在10℃以上,此时可恰当减衣服。正在删减衣物时,最好先听听天气预告。天气转热后,有些人还穿很多衣服,以致捂出了汗,凉风一吹反而容易受凉。

五、坚持科学膳食

    春天生机旺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亦随之增加,老年人如何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十分重要。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食养、食补、食疗的观念非常科学,它提示人们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1、春季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六点

一是要“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也可用山药和薏米各30克、小米75克、莲子25克、大枣10枚共煮成粥,加少许白糖当主食长期食用。二是保证热量,同时适当减少食量。三是要粗细搭配,不能偏细、偏食,可多食小米、玉米、红薯等。四是蛋白质宜“精”,脂肪宜少,可吃含高蛋白的食品,如豆类、鱼类、禽蛋、瘦肉等。五是要控制食盐摄入量。六是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柑橘、柠檬等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如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总之,老年人在饮食上宜选甘、温、清可口之品,忌油腻、酸涩、生冷之物,以免刺激胃肠引发疾病,多食蔬菜、水果等。切不可暴饮暴食,生冷无节,饮酒无度,不辨食性,自损健康。胃寒者早晚喝点姜糖水,有御寒胃和防治感冒的双重作用。此外,在饮食方面还应注意少吃辛辣,多食青菜、水果等清凉滋润的食物,以抵消体内外的不平衡。如,可以化痰止渴,理气和胃;用茅根和芦根泡水,或用鸭梨、荸荠去皮煎水喝,可以清热润肺;多吃萝卜可以理气、化痰、和胃。用桔子皮煮水喝,可化痰止渴。

2、春季中老年人的养生食品  

老年人春季里养生保健知识更不能懈怠,下面推荐几种养生食品,以供参考。

红枣蜜豆:红豆(或白豆、芸豆)400g,红枣100g,冰糖100g,麦芽糖300g,油100ml(有麦芽糖不加油也可以)。红豆、枣洗干净用水泡4个小时,加水煮约半小时;把煮熟的豆子、枣控干水;在锅里混合上述材料,慢慢搅动,约半小时关火。

点评:春季是常见病的多发季节,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因此,春季宜增甘少酸,红枣是有健脾养血,益心安神的功效。

素饺子:绿豆芽、香菜、腐乳、香干、面筋、粉皮、香油,做成馅。

点评: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春芽类(各类豆芽、蒜苗、香椿等)的蔬菜是最顺应季节的食材,有助于阳气的生发。

首乌炖核桃:首乌50克,核桃100克,蜜枣2粒,瘦肉一块。把瘦肉在热水里焯一下,然后放入核桃、首乌、蜜枣,小火炖2个小时即可。

点评:首乌具有养肝柔肝、补肾乌发的功效,核桃有益智润肠的功效,和瘦猪肉一起炖,既美味又合时宜。

八宝菠菜:将洗净切成段的菠菜、胡萝卜丝、香菇丝、冬笋丝放入加盐的滚水中焯熟;腰果、杏仁、核桃放热油里过一下捞出,压碎。油烧热下葱丝,火腿丝、海米煸炒熟铲出放菠菜上,加盐、味精、香油拌匀,撒上碎干果即可。

点评: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故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油焖春笋:春笋去壳,取嫩茎部分切滚刀块;切几段葱,切少许葱花;食用油烧热,葱段煸香后下笋块,翻炒片刻,加入老抽、白糖、茴香继续翻炒,加入少量水煮滚后加盖焖10分钟;大火收稠汤汁,取出葱段,撒入新鲜葱花,出锅装盘。

3、春季中老年人的养生食补原则:

祖国医学认为,春季养生“当需食补”。但是必须根据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的特点,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以免适得其反。

营养学家认为,以下几种人适宜在春天进补;中老年人有早衰现象者;患有各种慢性病而体形孱弱者;腰酸眩晕、脸色微黄、精神萎靡者;春天气候变化大,受凉后易反复感冒者;过去在春天有哮喘发作史,而现在尚未发作者;到黄梅天容易疰夏,或到夏天有夏季低热者。凡属上述情况者,均可利用春天这个季节,根据人体体质及病情,选择适当的食补方法,以防病治病。

老人或有上述情况者,可采用平补饮食。具有这种作用的食物有:荞麦、薏仁等谷物,黄豆、赤豆等豆类,金橘、苹果等水果以及芝麻、核桃等。以上食品可长期服用,并对治疗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有一定的作用。

老年人如有阴虚内热者,可选用清补的方法。这类食物有:梨、莲藕、荠菜、百合、甲鱼等。此类食物食性偏凉,食后有清热消火作用,有助于改善不良体质。病中或病后恢复期老年人的进补,一般应以清凉、素净、味鲜可口、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选用大米粥、薏米粥、赤豆粥、莲子粥、青菜泥、肉松等。切忌食用太甜、油炸、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品,以免损伤胃肠功能。

专家说,春季食补还应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葱、蒜、韭菜是益肝养阳的佳品,菠菜舒肝养血,都适宜常吃。春季除保肝外,还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硒,多吃富含硒的动植物,如海鱼、海虾、鹌鹑蛋、芝麻、黄花菜、杏仁等,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六、坚持起居益体

冬去春来,老年人的调节中枢和机体功能仍处怠缓状态,此时老年人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坚持每日白天通风换气,上午8时左右,一般气温较低,空气质量也较好,是开窗通风的好时机。此外,居室至少还应在午睡后和晚睡前开窗通风。二要保持卧室干燥,被褥常洗勤晒;三要居室色彩协调,氛围祥和,可养置适量的花草;四是睡前温水泡脚,按摩双脚。另外,老年人还要切忌“恋卧”,春季气温回升,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但睡眠过多会造成新陈代谢能力下降,营养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僵硬不舒,身体亏损虚弱,不利浊气排出。睡眠过多,无病也会躺出病来。因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在春天要早睡早起,既要保证充足睡眠,又要防止睡眠过多,一般每天睡八小时即可,并最好坚持中午午睡一个小时左右。

七、坚持锻炼适度

春季,正是老年人走出家门健身强体的好季节,常到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可荡涤体内浊气,增强心肺功能,杀死肌肤上的细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中医讲:“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睡伤肺”。老年人在锻炼中,首先要适度,避免运动量过大。其次要动静结合,锻炼时要保持精力,不要过度疲劳。三要适时适项,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锻炼中一定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不要做过难、过大、过险的动作,到户外运动,从练习五禽戏、打太极拳,经常散步、慢跑、放风筝、做健身操、登山、打球、扭秧歌、踢踺子、跳绳等项目中选择合适的项目锻炼,或到近郊、风景区去春游,畅达心胸、怡情养性、通畅气血、解郁导滞、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同时,安全意识要强,措施要到位,避免发生意外,老人锻炼前应喝些热水、牛奶、蛋汤等热汤饮,同时运动要舒缓。不要选择潮湿的地方进行锻炼,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不能突然做剧烈运动,因为运动过猛,易导致膝关节炎、滑膜炎、关节病等。春季早晚相对较凉,关节要注意保暖,避免运动时关节肌肉痉挛、血液流通不畅。 

八、坚持调养精神

初春气压低,容易引起人体分泌的激素紊乱,加上天气多变,也常常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快,使人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出现异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中老年人除了应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外,尤应重视心理保健,不生恼怒和忿恨,保持乐观情绪,则精气不易耗散,脏器不易老化,形体不致衰惫。注意调养精神、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和爱好,寻求各自的雅兴,以陶治情操,舒畅情志,养肝调神。当发现自己情绪失常时,思想上要豁达开朗,心胸宽阔,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发出来。有效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也可多与朋友沟通交流,多接触大自然,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青赏柳、玩鸟或散步练功,也可通过听音乐或参加体力活动等,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九、坚持防病治病

1、防病治病:春回大地,气温回升,此时各种病毒、细菌生长繁殖活跃,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常会下降,可以说春季是许多疾病发生的温床。特别是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及其他疾病(冠心病、肺心病等)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气候变化无常,都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因此,老年人要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在疾病流行期间,老年人不要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或吃几瓣生蒜,或在室内熏醋,均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良效。当老年人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后,若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气喘、心律不齐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切勿拖延或胡乱吃药,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千万别忘了自己的病,别忘了医生的医嘱,别忘了按时服药。

2、支气管炎的预防与治疗:安徽省中医院呼吸内科张念志博士介绍了一招“海带缓解法”。张念志说,慢性支气管炎之所以长久不愈,大多是由于老痰祛除不了,所以“祛老痰”是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的关键。海带性味寒咸,可以消痰软坚、利水,将其做成海带糖浆,长期坚持食用,对祛除老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取海带500克,生姜45克,红糖适量。海带、生姜洗净后剁碎,加适量水,等煮沸后加入适量红糖,边熬边搅,直至黏稠为止,出锅放凉,最后置于密封瓶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每次服用两勺,每日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3、合理运用一些简单的春季保健方

  ① 细辛散 细辛3克、炙甘草1.5克、川芎3克,水煎热呷,每日1次。春时老人多昏倦,当服之,可常服。

  ② 菊花散 菊花、前胡、旋复花、芍药、玄参、防风各3O克,共为末,临睡前米汤调3~6克送下。春时老人容易热毒之气上冲颈项,当出现头痛、面肿及风热眼涩等症时宜服。

③ 延年散 陈皮12O克、甘草6O克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1次。老人春时服用有助于进食顺气。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职教大学城智慧路118号[41200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离退休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