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作品名称 |
主讲人 |
学校名称 |
奖项 |
1 |
第三章第一节从 “三性 ”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 |
王骏缘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特等奖 |
2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
何玉连 |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
特等奖 |
3 |
专题二 第一节追寻思想之光: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谭艳 |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
特等奖 |
4 |
第二章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吴亚雄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
特等奖 |
5 |
专题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汤梦园 |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6 |
专题四 探索与奠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总路线与 基本纲领 |
邹静思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7 |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第一章第二节) |
刘昱岐 |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8 |
第六章第一节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和精髓 |
杨静 |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一等奖 |
9 |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王玉晴 |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
一等奖 |
10 |
专题五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一节初 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
胡灿 |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11 |
第二章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黎洁 |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一等奖 |
12 |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活的灵魂 |
陈丽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13 |
第二章第一节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 的依据 |
李丽梅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14 |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
何家玮 |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15 |
毛泽东思想及其 历史地位 |
周伟 |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二等奖 |
16 |
第八章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廖璇 |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17 |
雄关漫道真如铁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
赵红喜 |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18 |
“二次结合 ”指明航向初步探索开辟道路 |
冷晓华 |
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
二等奖 |
19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导论 |
赵静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
二等奖 |
20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胡倩 |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二等奖 |
21 |
解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长成参天大树之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 |
吴婷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
二等奖 |
22 |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
舒欢 |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
二等奖 |
23 |
专题六 聆听时光音乐会 穿越时代新浪潮 |
韩 璐 |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
优胜奖 |
24 |
专题二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三节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 泽东思想 |
易冬莉 |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
优胜奖 |
25 |
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
田伟 |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优胜奖 |
26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开天辟地,道通路明 |
杨婧 |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
优胜奖 |
27 |
专题八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
黄怡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优胜奖 |
28 |
第五专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肖希蓉 |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
优胜奖 |
29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向辰力 |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优胜奖 |
30 |
第一章学好用活毛泽东思想 |
蔡文馨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
优胜奖 |
31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节) |
陶宏伟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优胜奖 |
32 |
“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 “契合 ”到“结合 |
邓祺佳 |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优胜奖 |
33 |
第六章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
龚曼霞 |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优胜奖 |
34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胡迪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
优胜奖 |
3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
秦海珍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
优胜奖 |
36 |
第二章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寻路:苦难 中华民政的涅槃重生 |
陈钧芩 |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
优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