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研科研

浅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有关思想道德“行为指引”的核心教学范畴

浅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有关思想道德“行为指引”的核心教学范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见面课,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想,培育爱国主义意识,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就业观,养成讲公德、讲道德、讲品德、守法纪的良好习惯以及如何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奠基作用,是一门帮助学生全面学习的“基础”课,高校教师必须站在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学生学习本身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待这门课的教学。这门课绝大多数章节从内容上看都是由两大板块所组成,一是“理论导引”,一是“行为指引”。而每一板块又有其核心教学范畴。本人认为,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行为指引”板块的教学 比起“理论导引”板块的教学来,我们在教学中更应该引起重视。

本文对现行教材的前六章“行为指引”的核心教学范畴略加分析。

绪论:“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是本章教材“行为指引”内容中的最核心的教学范畴。这一章的“行为指引”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怎样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怎样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怎样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怎样培养优良学风。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为什么把树立“学习理念”作为核心内容呢?大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而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其他学科的教学很难从全局上全面介绍学习方法的哲学理念,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力,确立科学的学习理念,并且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等行为习惯,教师在这一章教学中必须优先解决这一问题。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怎样树立理想”是第一章教材“行为指引”内容中的最核心的教学范畴。这一章的“行为指引”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树立理想。对于“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生通过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怎样树立理想,这是一门学问,而且学问大得很。在教学中,我出了一道题目让学生做,题目是这样的:一老板投资200万,要求在半年内建一栋2000万的五层高楼,并规定不得合伙、不得透工减料、不得贷款、不得违法经营。你用什么办法保证质量,及时完工。多数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最后引导到“志存高远”是追求卓越人生的诀窍,学生才恍然大悟。从心底里信服:理想有多高,舞台才会有多大。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是第二章教材“行为指引”内容中的最核心的教学范畴。这一章的“行为指引”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爱国主义不是空洞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它主要体现一个人对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觉悟下的具体行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延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起奇观。这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其中勿庸置疑的是,千百年来深深融于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而这种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渗透在中小学所有人文课程的教学之中,并且有着广泛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的熏陶。对于当代大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解决的重点问题,不是要不要爱国,而是怎样报效祖国的问题。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么样爱国的问题。如五四运动青年的爱国实践具体体现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的爱国具体体现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了推动中华文明的进步,我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当代大学生要高举创新和爱心的旗帜,为复兴中华作出应有的贡献。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价值人生:“人生价值的判断”是第三章教材“行为指引”内容中的最核心的教学范畴。这一章的“行为指引”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一个人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具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如何保持人与人生环境以及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最直接的因素是源于一个人对人生价值的判断。如某个人在“人生能有几回搏”和“人生几何,不如对酒当歌”两种不同的价值信条支配下,他的人生目的、处世态度,精神风貌肯定不同。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生价值多元化了,人生价值的科学判断变得更加困难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就要把它放在本章教学中最突出的位置。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是第四章“行为指引”内容中的最核心的教学范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最终效果体现在学生个体的品德表现上。本章的“行为指引”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都是讲的关于“立德修养如何重要,还不如交给他们立德的“钥匙”。很显然,“立德”的方法是道德理论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只用了一小段文字来表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系统介绍“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遵”和“知行统一”等具体的方法,还要深度挖掘每一种方法的操作要领。并做到与时俱进地介绍那些时代楷模所践行的一些新理念、新方法。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的养成”是第五章教材“行为指引”内容中的最核心的教学范畴。我国有着漫长的农业社会历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文化有着厚实的社会历史基础,而作为以城市文明为特征的社区文化根基不深。因此在我国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对广大公民进行公共生活道德教育尤为必要。当代大学生是时代先锋,应教育他们在讲社会公德方面作出表率。本章的“行为指引”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践行公共生活道德规范,践行网络生活道德规范,遵守公共生活法律规范。而公共生活文明修养最基础的方面,无疑是“践行公共生活道德规范”。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