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株洲市光耀康乐公益服务促进会成功举行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旨在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协同育人,共同拓展思政教育实践平台,标志着校地合作在公益服务与思政教育融合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签约仪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直属党支部书记李纯斌详细介绍了学校与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概况。李纯斌着重指出,学院将为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四项核心支持:一是雄厚的人才支撑,依托学校师生力量;二是体系化的教育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科学规范;三是深入的科研协作,围绕公益服务、志愿服务等领域开展课题挖掘、案例撰写与项目申报;四是强大的志愿服务团队,全校逾百个学生社团、两万余名学生将成为实践活动的生力军。这些支持将有力保障基地运行的实效性与创新性。
光耀康乐公益服务促进会会长苑芳乐随后介绍了机构的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机构当前聚焦的“一老一童”核心工作:一方面,关怀照料株洲市100余名抗美援朝老兵,传承红色基因;另一方面,为孤独症患者等特殊儿童群体提供关爱与技能培训,如组织手工香薰蜡烛制作等活动,助力其康复与社会融入。
在座谈中,双方围绕基地挂牌后的具体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务实的协商,并就未来如何将高校的智力资源、人力资源与公益组织的实践平台、项目经验有机结合,共同打造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思政教育实践模式达成了广泛共识。
此次共建合作,不仅为我校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服务基层、锤炼品格的宝贵实践机会,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必将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双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