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党建动态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资料(一)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阐述,在社会各界和广大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更加重要。在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当前,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同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对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还要看到,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民族素质的竞争也日益彰显。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而且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崭新精神面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体现了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点和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价值观是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绝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途中,我们迫切需要建设鲜明的价值体系,迫切需要打牢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这样的价值观,必然是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强调荣辱观念的树立,“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总是把个人的荣辱容入到捍卫民族利益、实现民族振兴之中,前仆后继、舍生取义。譬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何以为荣、何以为耻,正是在无数古圣先贤的实践中得以树立,得以传承。美好的品德总是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的。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无数的先进人物和英雄模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董存瑞、黄继光、雷锋、张海迪、秦文贵 ……这一串串闪光的名字,无不闪耀着高尚道德的光辉;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新时代的精神为传统美德注入了新的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根植于党领导人民奋斗的时代实践,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因而具有坚实的基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