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防溺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一)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分管保卫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
副组长:学工部(处)长、保卫处处长、党委宣传部部长
成 员:学工部(处)副部(处)长和负责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和学工办主任
职 责:全面负责组织、协调防溺水工作。负责制定防溺水安全应急预案;督促检查防溺水安全教育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当溺水事故发生时,负责下达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指令。全力维护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二)应急工作小组
1.宣传教育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各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
2.现场处置组:学工部(处)、保卫处、相关二级学院、后勤医务室相关负责人
3.事故调查组:保卫处、学工部(处)、相关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
4.善后处置组:学工部(处)、相关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
(三)各工作小组职责
1.宣传教育组职责:负责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按照学校领导小组的指令,负责与有关单位及主流媒体的联系与沟通,加强防溺水工作的综合管理。
2.现场救护组职责:依据现场情况制定和落实施救措施,对伤病人员进行紧急抢救,联系当地医院救治,或拨打120请求救助。
3.事故调查组职责:协助公安部门对学生溺水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认定事故责任。
4.善后处置组职责:负责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做好溺水师生的安抚慰问工作;协同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联系保险公司,对溺水学生进行理赔,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
二、安全预防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学校、二级学院、班级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学生大会、安全讲座、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关防溺水、自救等知识,在紧急情况下会进行简单的处理,强调“关注生命,安全第一”。
2.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防溺水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向家长发放“安全教育告家长书”等宣传材料,让学生家长明确学校防溺水工作要求,了解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配合学校共同做好防溺水工作。
4.要求学生不到河边、塘边玩耍,不得私自下河游泳,即使到游泳场游泳的,也必须有游泳教练或家长带领,杜绝学生游泳“溺水”事故的发生。
5.任课教师每节课都应负责清点学生,发现可疑情况马上向学校、班主任反馈,查清学生缺席的原因,采取各项措施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1.加大督促检查。学生在校期间,如有事有病必须持班主任、辅导员签字的请假条。学生公寓严格落实查寝制和寝室长管理制,发现“夜不归寝”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及时排查。
2.学校应积极联系周边水域管理部门,排除周边水域安全隐患,在学校周边水域设立警示牌,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
3.如发现校园周边存在隐患的水域,应报告校园应急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4.如发现有学生在存在隐患或危险的水域或其周边戏水,应上前予以劝阻和制止。在学生当中形成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及时反馈的信息通道,如发现有玩水的同学要及时制止,并立即向学校报告。
5.加强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的安全管理,促进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应急处置措施
(一)报告
1.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故,最早发现或知晓的教师应立即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一旦出现溺水伤亡事件,学校应及时、如实将有关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处理
1.学校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况下达预案启动指令。指挥组织各工作小组,采取积极果断措施进行施救,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以最快的速度送医院进行救治,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2.做好溺水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出现伤亡情况,积极联系保险公司予以理赔,协调处理各种善后事宜。
3.协同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责任进行认定,如属责任事故,将追究有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
4.随时关注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动态,及时关注舆论导向,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四、注意事项
(一)按照“四个不放过”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广大师生没有受过教育不放过;
4.事故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二)本着“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人人将安全工作记在心头上,讲在口头上,抓在手头上,落在行动上。
(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防止溺水事故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