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 打造“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辅导员队伍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第三周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计划为平台,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和特色意识,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准确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高度凝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亮点,培育优秀辅导员,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处)刘颖老师成功立项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立项建设的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省级项目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项目编号17MS30)。项目立项后学校全面推进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辅导员队伍,取得了显著成效。

立德树人,多措并举,形成“三全育人”合力

学校为适应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全面提升学校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辅导员教育培训、辅导员岗位技能练兵、辅导员骨干培养和强化辅导员工作考核等措施,开展了扎实的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学校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亲自抓,学工部(处)处牵头组建了辅导员名师团队,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整体规划推进,各二级学院具体实施,其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要求。

学校给予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配套建设专项经费,用于硬件投入、学习培训、调研考察、活动开展等,学工部(处)网页设立了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专栏,保障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工作室制定了《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制度》、《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办法》,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培养目标,不断提高我校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及能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间,通过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推动,带动我校其他辅导员努力开展工作,更好地教育、引导、服务学生。

落实“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要求,推动辅导员能力提升

为落实“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要求,工作室根据学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具体要求,制定了辅导员业务能力提升计划、理论研究水平提升计划,推动辅导员能力提升。一是加强了辅导员的教育和培训。每年选派两至三名辅导员参加辅导员专业培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辅导员学习交流活动,选派优秀辅导员参加境内外的研修、研讨、学习、考察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了辅导员岗位技能练兵。学校连续组织开展了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湖南省辅导员技能大赛,推动和引领了学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促进了辅导员间相互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了对辅导员的工作考核,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制,为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打牢了基础;四是支持辅导员开展了课题研究,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鼓励辅导员参与心理教育、就业指导、思想品德修养及形势政策教育等课程的教学。通过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辅导员以工作室为平台,乘势而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名能教学生、会教学生、善教学生的辅导员,敬业乐群,发挥好自身优势和专长,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百佳个人证书

项目负责人刘颖获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百佳个人荣誉

IMG_20210507_135121

项目组成员曾辉赴俄罗斯培训

团队负责人刘颖老师主持立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出版专著3本,发表EI收录论文2篇,参编教材1本,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株洲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百佳个人荣誉1项,院级荣誉3项。团队成员共主持立项省级项目1项,院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6篇,获省级荣誉2项,院级荣誉11项。


专著

项目负责人刘颖出版专著

创新思政工作机制,实施大学生成长导学工程

工作室建设以人才培养导学工程为载体,创新思政工作机制,实施大学生成长导学工程,通过名师导学计划、心理健康指导计划、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计划、就业指导计划、创新创业指导计划,制定不同的教育指导工作方案,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分类指导模式,变“教”为“导”,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与教师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和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工作室实施大学生导学工程,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通过深化和推进导学工程,培育了高职教育特色育人文化,促进了辅导员团队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了大学生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创新创业意识和奋斗精神,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及成长成才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