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剪纸传匠心 机械元素映精神
——机械工程学院借传统艺术创新之力点燃工匠精神思政课堂新引擎
5月14日下午,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上演一场非遗技艺与思政教育的创新交融。学院特邀“中华著名剪纸艺术家”李映明、省级非遗项目《株洲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伟静,携手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慧,以“剪纸映匠心・思政传薪火”为主题,于观澜堂四楼青春畅想沙龙开启“非遗剪纸+思政”主题体验活动。校学工部部长陈宇、现代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三婷、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曾春霞等近30名师生,共同见证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的深度碰撞。
活动以李映明先生经典作品《地下长城》惊艳开篇。八旬“中国好人”李映明以精湛刀工,重现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时代背景下,株洲电力机车厂“地下长城防空洞”的壮阔场景。黄慧老师顺势切入,以“备战备荒到智造转型”的株洲工业史为脉络,巧妙串联国防隐蔽工程的精神内核与现代工匠的使命担当,以及大国工匠易冉扎根一线、传承技艺的故事与剪纸匠人代代坚守的传承之路交相辉映。“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和“专注精进、薪火相传”的匠魂,深深触动在场师生。
李伟静老师深入讲解剪纸历史渊源、种类价值与地域特色等,带领师生领略非遗技艺的深厚底蕴。在李映明、李伟静师徒的指导下,师生动手创作工业主题作品《齿趣生花》,机械齿轮元素与传统剪纸艺术有机融合。创作过程中,黄慧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大家从齿轮咬合领悟协作运转的物理智慧,从剪纸的精雕细琢感悟工匠精神的根基,以启发性提问,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不仅是专业技能的淬炼,更是对“秩序美、协作美、精准美”的永恒追求。
陈宇总结时表示:“此次活动打破学科边界,让非遗美学与思政教育实现深度共鸣,既是传统文化的鲜活传承,更是育人模式的创新探索。” 曾春霞透露,学院将持续深耕非遗思政品牌建设,通过系列主题活动,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思政教育沃土中焕发新生,培育更多兼具精湛技艺与匠心品格的时代新人。
- 一审:周钰
- 二审:刘敏 陈丹
- 三审: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