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续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走深走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率29所院校的55名高校领导和代表于2024年10月访问保加利亚。10月14日,交流协会与保加利亚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保加利亚大学校长论坛。中国高等教育代表团与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大特尔诺沃大学等20余所高校代表、政府官员以及教育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研讨。
论坛在欢快的氛围中拉开帷幕。索非亚爱格中文学校合唱团为与会嘉宾献上了《听我说谢谢你》《你笑起来真好看》等精彩的中文歌曲表演。孩子们纯真的歌声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为论坛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
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戴庆利、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保加利亚教育与科学部副部长Nikolay Vitanov教授、保加利亚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校长Dimitar Dimitrov教授、保加利亚大学校长会议主席Miglena Temelkova等嘉宾出席论坛并致辞。
戴庆利大使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推进教育改革、提升国际化水平。中方致力于通过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年轻一代,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保加利亚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两国拥有深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传统,双方不久前隆重庆祝了两国建交75周年。期待两国教育机构及高校能继续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开创中保教育合作的新篇章。
Nikolay Vitanov副部长提到,多年以来,中保两国在教育、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签署了数量可观的合作备忘录,保民众对中文学习的热度居高不下。2012年,在保加利亚古都大特尔诺沃也开设了孔子学院,已成为该国重要的中文教育中心之一。仅本学年就有近3000名中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中文,为大家表演的孩子们就是生动的例证。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与中国搭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广阔平台,增进两国人民传统友谊。
Dimitar Dimitrov校长表示,非常荣幸能够邀请中国同行到访,并见证与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以及南阳师范学院签约。希望能够继续深化中保两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傅博副秘书长强调,交流协会作为中国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组织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中方秘书处,始终积极推动中欧教育合作,在人员双向流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科研合作等方面创新拓展合作渠道,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欧时宣布“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保加利亚作为欧洲国家的重要成员,在该倡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方欢迎保青少年积极参加“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YES项目)来华交流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长短期项目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为中保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经过交流协会的精心组织,共有10所保加利亚院校在本次论坛与中国院校签署校际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保加利亚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与兰州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中国高校的合作,以及索非亚保险与经济高等大学、保加利亚林业大学等。这些协议的签署充分体现了保加利亚院校对中国教育合作的热情,双方迈出了务实合作的新步伐。
经过交流协会的精心组织,共有10所保加利亚院校在本次论坛与中国院校签署校际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保加利亚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与兰州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中国高校的合作,以及索非亚保险与经济高等大学、保加利亚林业大学等。这些协议的签署充分体现了保加利亚院校对中国教育合作的热情,双方迈出了务实合作的新步伐。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围绕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师生双向流动的机遇与挑战、深化科研务实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经、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珍名、西南医科大学校长张春祥等作专题报告。他们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建议。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均寅和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隆平还向保加利亚高校介绍了本校的发展特色,积极宣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果。
论坛安排自由洽谈,组织双方代表积极互动,结识新朋友,拓展新合作。双方代表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搭建的交流平台,并表示将继续推动中保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在保加利亚访问期间,中国代表团还将访问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和普罗夫迪夫音乐舞蹈美术学院,深入了解保加利亚农业、艺术等学科发展情况,拓展更多合作渠道,为推动中保教育合作的长远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