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讲,大学生职业素养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大学生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具体讲包括:大学生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素养、大学生职业素养行为规范和大学生职业素养技能三个部分内容。
大学生职业素养(Professional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大学生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大学生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养或者道德修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可以说,大学生职业素养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养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
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调查信息结果显示
一、企业管理者对在大学期间大学生最重要的素养和能力培养的调查结果显示,按照“非常重要”选择比例排序%:1、思想道德素养、价值倾向77.4;2、勤恳、踏实、敬业奉献精神70.8;3、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61.9;4、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61.7;5、心理素养60.1;6、创新意识和能力55.3;7、团队合作能力52.0;8、积极追求进步的热情47.6;9、动手操作能力46.0;10、文明礼貌,亲和力强39.9;11、人际交往能力37.3;12、身体素养36.7;13、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水平35.3;14、组织管理能力27.1。
二、企业管理者对职场大学生最急需改善的不良品性和行为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 按照“非常重要”选择比例排序%:1、随意毁约,违背诚信70.6;2、工作态度散漫,做事没精神,稳定性差63.1;3、思想不追求上进,糊弄工作,得过且过59.4;4、自私,缺乏良性竞争意识57.6;5、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上司,不尊重同事和客户56.0;6、不守时54.0;7、办事拖延,易推诿找借口53.7;8、注重享受、功利性强,拜金主义、耐不住寂寞,急待快速致富52.9;9、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懒惰51.5;10、好打听、议论他人隐私;随意泄漏公司商业秘密48.8;11、无法与他人合作,与人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48.1;12、言行粗鲁,不懂事,不成熟45.1;13、两极思维、情绪易波动、承受力差、心理脆弱43.5;14、爱发牢骚,背后说坏话37.1;15、表现欲过强,随意打断和否定别人,过强的主观好恶34.8;16、思想偏见和无知33.9。
大学生急需获得的4个主要职业素养
一、具有组织管理能力”:企业管理者对大学生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关切度排位最低端占27.1%,大学生此项需求明显偏高,达41.6%,反映出对其自身权利需要的满足比较关注和期待。
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企业管理者为61.7%,大学生为70.8%,他们渴望胜任岗位实践的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并希望得以较快表现和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三、“人际交往能力”:企业管理者占37.3%,大学生占50.7%,寻求被新群体接纳的社交需要在大学生中很受期待。大学生在以上三方面明显高于企业管理者的需求心态,说明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人的需要分为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社交需要依然很现实地存在并吸引着人们的成长心理需求。
四、“善于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强”:企业管理者占50.1%,大学生占60.7%,通过善于学习(渴求得到培训机会成为大学生选择企业的第一要素)保持自身专业技术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的优势,成为知识型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满意度指标。
总之,大学生以上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新动态、新渴求值得引起企业、大学人力资源部门和决策者、管理者的关心、关注,并需协同制定面向新知识型员工成长成才的战略构想。
如何培养大学生大学生职业素养?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高校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做为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的一大指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及培养计划。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
很多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大学生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既然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毕业生,那么,高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大学生职业素养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同时,高校也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社会、企业也应该尽力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大学生职业素养。
大学生如何养成大学生职业素养?
一个大学生职业素养程度高的大学生,他必将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大学生,一个团体大学生职业素养程度高的企业,它必将会成为一个社会尊敬的企业。今天的企业,不仅仅只是强调管理的标准化、管理的制度化、管理的程序化、管理的人性化,大学生职业素养素养的高低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日益关注的焦点,但是,到底什么才是大学生职业素养呢?笔者怀者强烈的兴趣开始了这个方面的探讨。与世界500强相比,我们是投入多、收益少,干得多、赚得少。为什么?--这跟中国足球至今还远远落后国际水平是一个道理。中超俱乐部的商业运作并不职业,国家队的训练方案更不职业,很明显,缺乏大学生职业素养是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本所在!同样,缺乏大学生职业素养也是中国企业走向强大的最大障碍!
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些问题:
为什么许多企业明确界定不招聘应届毕业生?
为什么经历丰富的你,专业很好,求职却屡受打击?
为什么你总是得不到提升,也得不到高薪?
为什么你做事,老板总不满意?
为什么工作很多年,你却总是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为什么你对工作总是没有成就感,总是厌倦工作?
为什么你总是缺少职业竞争力?
为什么总是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中?
为什么你频繁跳槽,可总是找不到感觉?
我们常常说某某大学生职业素养素养真高,某某大学生职业素养素养太低。那么,这个叫“大学生职业素养素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仅发挥了10—30%左右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的大学生职业素养素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就能发挥其能力的50~80%。
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所谓大学生职业素养,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
二是以“胜任愉快”为目标,保持人们的职业体能;
三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
四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