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聚焦国家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培育“懂医善药”和服务健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设有药品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学、食品生物技术、化妆品技术和分析检验技术等6个专业。
药品生产技术和分析检验技术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骨干专业;分析检验技术为国家首批“双高计划”专业群骨干专业;药品生产技术为湖南省“楚怡”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专业、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牵头专业;化妆品技术专业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学院拥有教师8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73人(博士8人),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85%以上。学院现有全国石化行业优秀教学团队1个、湖南省“楚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湖南省“楚怡”工坊项目2个、湖南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湖南省名师(大师)工作室2个,湖南省高等职业学校应用技术创新中心1个,有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3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8人,全国药品行指委委员8人,株洲市高层次人才10余人。主持开发坦桑尼亚生物工艺技术员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并被认定为湖南省具有国际影响力职业教育标准。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课题90余项,发表SCI/EI收录、CSCD核心等学术论文5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等专利80余件,横向课题30余项,到账经费200余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学院建成了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生物技术(制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石化行业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药品生产与质量分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现代分析测试中心1个、药品生物技术研究所1个,拥有理实化一体教室(实训室)近50间,实训设备总值逾5000万元,可进行食品、药品以及化妆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分析等全过程实训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基地先后承担湖南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公司等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承接湖南大学等本科院校学生实习实训。
近年来,学院教师参加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20余项。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0余项,获省部级奖项40余项,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获国家级“特等奖”等奖项3项,省(部)级奖项20余项。